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涟水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的冲锋冲刺之年,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的起步之年。涟水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紧扣全市宣传部长会议部署要求,用好“季季有亮点,亮点到节点”这一方法,突出“统筹统合、谋划策划、精致极致”这一理念,着力做到“五个高质量”,奋力推动全县宣传思想工作走前列、作表率。高质量推进理论武装建设,筑牢信仰之基。紧扣学懂弄通做实要求,坚持和完善巡学旁听、评优通报、理论测试等制度,创新开展“非遗走进冬训”等活动,力争获评全省冬训示范县。大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,拓展“习语润心”项目内容,办好“安东讲坛”“就讲这个理”等专题专栏,不断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、教育人民、指导实践工作体系。强化全媒体一体化监管,着重规范新媒体平台内容审核机制,加强重大活动举办、重要政策发布、敏感信息公开前意识形态风险评估,深入开展“扫黄打非”专项斗争,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。高质量抓好学习宣传贯彻,把握力量之源。紧扣“全面学习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实”工作要求,用好“学习强国”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等载体阵地和“一团+N队”宣讲体系,常态化开展理论“新思想·我来讲”“百场宣讲基层行”等活动,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“七进”工作。创新理论宣传方式方法,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涟水高质量跨越发展赶超等主题,组织创作并全网推送一批融媒产品和文艺精品,用好乡村大喇叭和电视屏、手机屏等渠道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涟水落地扎根。持续深化“奋进新征程涟艺有新声”“强国复兴有我”等主题宣教活动,进一步筑牢全县上下奋进新征程的思想基础。高质量开展正面宣传引导,激发奋进之志。把“强信心”正面宣传引导作为重中之重,精心开展“项目为王环境是金”系列主题宣传,大力推介涟水四张“城市名片”。深入挖掘“四敢”典型人物事迹,持续办好“新时代新征程行走涟水看发展”大型融媒行动,策划推出《招商路上》《飞越涟水》等专题报道,全方位展现涟水蓬勃向上的发展前景。持续拓展“网络‘涟’心”工程,引导各类网上平台围绕疫情防控、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创作推送正能量产品,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。以“巨石”“捷泰”等重大项目为引领,提高重点专题报道和嵌入式报道水平,力争国家级媒体用稿实现新突破,不断擦亮“涟音嘹亮”外宣品牌。高质量促进文明程度提升,培育向善之风。坚持多措并举加强文明培育,按季在镇街举办“涟水好人”和“新时代好少年”发布仪式,积极承办省道德模范现场交流会,完善帮扶关爱和管理激励机制,树立德者有德、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。同时,充分发挥典型培育推报联席会议作用,力争“中国好人”“时代楷模”等重大典型实现突破,书写更多新时代的雷锋故事。坚持提质增效拓展文明实践,以打造“红色阵地”为引领,以关切“一老一幼”为重点,着重完善镇村周活动提示、月展示机制,形成实践所周周有活动、实践站天天有服务的局面。常态长效深化文明创建,紧扣文明城市创建“三五十”工作布局,进一步健全领导挂钩、现场观摩、智慧监管等工作机制,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、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等民生项目,持续开展“临时疏导点·今天我值日”“文明创建有奖兑换”等活动,进一步彰显创建利民、创建靠民导向。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产业,厚植文脉之根。聚焦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打造,推动《哎哟我的憨哥哥》冲刺省文华奖和“五个一”工程奖,加快《党员三部曲》第二部《村里有个管的宽》创作进度。聚焦文化服务效能提升,打造“涟水网上文史馆”,做优名家名师名人“互联互通大讲堂”,充分发挥数字化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。坚持把“书香涟水”建设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建设,隆重举办“4.23”大型读书活动,组织“行走涟水‘阅’见未来”、农民读书节等主题活动,持续擦亮“勤奋好学涟水人”阅读品牌。聚焦优秀传统文化保护。进一步发掘“非遗项目+传承人+工坊”模式潜力,积极参加大运河城市非遗展,不断增强文化遗产现实生命力。聚焦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,充分发挥“笔芯动漫”项目带动作用,建设涟水动漫展示馆,打造智能包装、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集聚区,努力将“缘文化”“红色文化”等特色文化资源转变为富民增产的经济效益。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7330.html |